常見字幕格式簡介:SRT 與 VTT
在製作字幕之前,先了解兩種最常見的字幕檔案格式:SRT 和 VTT。這兩種格式都是文字檔,包含對白和時間碼,但各有特點:
SRT(SubRip Text)
SRT 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字幕格式。它以純文字記錄序號、時間軸(開始和結束時間)以及字幕對白。優點是格式簡單、易於編輯,而且相容性極高,大多數播放器和平台都支援 SRT。幾乎任何文字編輯工具都能開啟和編修 SRT 檔案。缺點是 SRT 不支援進階的樣式或字體顏色設定,無法指定字幕出現的位置,僅能呈現純文字內容。
VTT(WebVTT)
VTT 是為網頁影音(HTML5 視訊)設計的字幕格式。它在內容上與 SRT 類似,也使用純文字與時間碼,但加入了 WEBVTT 的檔頭。VTT 支援一些額外功能,例如可以設定字幕的顯示位置、對齊方式,並允許基本的文字樣式(粗體、斜體、簡單的 HTML 標籤)。這使得 VTT 更適合線上串流或網頁影片,因為可以微調字幕的呈現效果。VTT 的缺點是相對 SRT 稍微複雜一點,而且並非所有本地播放器都完全支援 VTT 格式。但對於 YouTube 或其他線上平台而言,VTT 同樣是相容的格式之一。
簡單來說,如果您重視便利性與通用性,SRT 是首選;如果您需要字幕定位或部分文字樣式,可以考慮 VTT。在 YouTube 平台上,兩者都能使用(YouTube 官方建議使用 SRT 或其變體),您也可以隨時在兩種格式間轉換。一些轉換方法包括利用專門軟體或線上工具,甚至只需在 VTT 檔案中刪除特定標頭,就能將其作為 SRT 使用。
建立與編輯多語字幕
製作多語字幕可以透過手動或自動兩種途徑。首先,您需要製作影片原語言的字幕,接著再將其翻譯成其他語言。以下將分別介紹兩種方式的細節:
手動製作字幕
手動製作字幕適合追求高精確度的創作者。一般步驟是先撰寫影片對白的逐字稿,再逐句對應影片時間製作字幕檔。您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YouTube Studio 抄本: 如果影片語言是您熟悉的,您可以邊看影片邊將對白聽打下來。YouTube 內建的字幕編輯器允許您逐段輸入文本,然後利用自動對時(Auto-sync)功能,讓系統自動幫您對齊時間軸。這對於不熟悉時間碼格式的人來說非常方便。
文字編輯器: 直接使用記事本等純文字工具來撰寫 SRT 檔案。按照格式輸入每行字幕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以及對應的文字內容。這需要您手動計算或觀察影片獲取時間碼,雖然耗時,但能完全掌握字幕的內容與時機。
專業字幕編輯軟體: 透過專門工具(如下面將提到的 Subtitle Edit 等),可以一邊播放影片一邊打字,並設置每句字幕的出現時間。這類軟體通常提供方便的時間軸調整介面,支援預覽字幕與影片同步效果,比純文字編輯更有效率。
手動方式的優點是字幕品質由您掌控:您可以確保對白內容準確無誤,時間點精準吻合,觀眾讀起來也流暢自然。這對需要精確同步(如歌曲歌詞或對話速度很快的影片)尤其重要。缺點則是相當花時間,需要耐心和細心。
自動轉錄與翻譯字幕
如果影片時長很長或您希望節省時間,也可以考慮利用自動語音識別與機器翻譯來輔助製作字幕。
自動轉錄(語音識別): 現今許多工具和服務能將影片中的語音自動轉成文字。例如,YouTube 對於部分語言會自動產生「自動字幕 (Auto CC)」,您可以在 YouTube Studio 的字幕頁面找到並下載這些機器產生的字幕,再加以校正錯誤。除此之外,也有像 Google Cloud Speech-to-Text、Microsoft Azure Speech 或開源的 OpenAI Whisper 等語音識別技術。透過這些服務的介面,您可以將影片音訊上傳並獲取轉錄的逐字稿。需要注意的是,自動轉錄可能會有錯誤(人名、專有名詞常常不準確),所以通常還是需要人工校對一遍。
自動翻譯: 拿到原語言字幕後,翻譯成其他語言是讓多語觀眾受惠的關鍵一步。最快的方法是使用機器翻譯。例如 Google 翻譯 提供強大的多語言翻譯能力,您可以直接將整段字幕文字貼入 Google 翻譯得到另一語言版本;或者使用 Google 翻譯的 API 以程式自動化批量翻譯字幕。另外也有 DeepL、Microsoft 翻譯 等高品質翻譯服務可供選擇。機器翻譯的優點是速度快、成本低,但缺點是有時翻譯的措辭不夠精準自然。建議您在自動翻譯後,仍由懂該語言的人稍作潤色修改,確保字幕易懂且符合影片語境。
半自動流程: 您也可以結合上述兩種方法——例如先利用 YouTube 自動字幕或語音識別工具取得原文字幕,再使用翻譯工具將字幕翻成目標語言。這種流程能夠極大加速製作速度,同時您也保有對內容的審核權。即使全程使用 AI 協助,最後一步仍請記得進行人工校正:檢查翻譯是否流暢、專有名詞是否正確、句子長度是否適合作為字幕顯示等等。
採用自動化手段可以節省大量時間,讓您更快得到多語字幕初稿。之後再花一些時間修訂,就能兼顧效率與品質,既快速又專業。
字幕製作工具推薦
在製作與編輯字幕的過程中,善用工具可以事半功倍。以下推薦幾款常用的工具和平台,協助您更便利地製作多語字幕:
Subtitle Edit
這是功能強大的免費字幕編輯軟體。Subtitle Edit 支援繁體中文介面,提供直觀的時間軸編輯功能。您可以在軟體中開啟影片,逐句新增字幕並調整時間碼,並支援多種字幕格式轉換。特別一提,Subtitle Edit 內建自動翻譯以及AI 語音轉文字插件:只要設定好 Google 或微軟翻譯的 API 金鑰,它可以將現有字幕自動翻成另一種語言;也能整合 OpenAI Whisper 模型,直接將影片音訊轉錄為字幕。這些先進功能讓製作雙語字幕的流程大為簡化。此外,Subtitle Edit 也能方便地將多個語言的字幕合併或拆分,是進階用戶的理想選擇。
YouTube Studio 字幕編輯器
不想安裝額外軟體時,YouTube 提供的線上字幕編輯介面已相當好用。在 YouTube Studio 的「字幕 (Subtitles)」功能中,您可以上傳現有字幕檔,或直接在線編輯字幕。其自動對時 (Auto-sync)功能允許您貼上整篇對話文本,由系統自動對應時間軸。編輯器也提供播放預覽,您可以一邊播放影片一邊校對字幕,調整時間和內容。當編輯完成後,一鍵發布即可將字幕套用到影片,非常方便。
FFmpeg
FFmpeg 是一款強大的開源命令列工具,用於處理音訊和影片。雖然它沒有圖形介面,但對進階使用者而言,FFmpeg 能完成許多自動化工作。例如,您可以用 FFmpeg 將字幕檔和影片合併:ffmpeg -i 原影片.mp4 -i 字幕.srt -c:v copy -c:a copy -c:s mov_text 輸出影片.mp4,這樣會把 SRT 字幕作為內嵌字幕軌附加到 MP4 檔案中。在需要硬字幕(燒錄字幕)時,FFmpeg 也提供 subtitles 濾鏡,把字幕直接燙印到影片畫面上。除了合併字幕,FFmpeg 還能進行字幕格式轉換(例如將 ASS 轉為 SRT),或抽取影片的音訊以進行轉錄處理。雖然需要熟悉指令,但 FFmpeg 的靈活性讓它成為影音工作流程自動化的利器。
Google 翻譯 API
如果您具備一定的程式能力並希望自動化流程,Google Translate 的雲端 API 是值得考慮的工具。透過這個 API,您的程式可以將文字發送給 Google 翻譯服務並獲取翻譯結果。這意味著您可以寫腳本自動讀取一個字幕檔,每句話都呼叫翻譯 API 轉換成目標語言,再輸出新的字幕檔。在大量影片或需要頻繁更新字幕的情境下,這種方法比手工複製貼上到網頁翻譯有效率許多。需要注意的是,使用 Google 翻譯 API 需要申請金鑰並可能產生使用費用。如果不想付費,也有一些開源的 Python 套件(如 googletrans)可以直接利用 Google 翻譯服務,但可靠性相對較低。除了 Google,您也可以探索其他翻譯 API 服務或套件來完成自動翻譯。
以上工具各有所長,您可以依自身需求選擇。一開始上手時,圖形介面的 Subtitle Edit 或 YouTube Studio 較容易使用;當需求變複雜、需要批量處理或整合進工作流程時,FFmpeg 和翻譯 API 的程式化方案會更顯價值。
將字幕上傳至 YouTube 及語言設定
當您已經準備好各種語言的字幕檔後,接下來就是把它們上傳到 YouTube 並正確設定語言。以下是在 YouTube Studio 中為影片新增字幕軌的步驟:
1. 進入影片管理: 登入 YouTube Studio,在左側選單點擊「內容」(Content),找到想添加字幕的影片,點選影片縮圖或標題進入影片詳細資料頁面(或直接點擊該影片右側的編輯圖示「✏️」)。
2. 切換到字幕頁面: 在影片的詳細資料編輯頁面,左側側欄會列出多個選項,請點擊「字幕」(Subtitles)。此時您將看到影片當前的字幕語言清單。如果之前未曾為此影片新增字幕,通常會先顯示影片的原始語言(如果您有在上傳影片時設定)以及提示可以新增字幕。
3. 新增語言: 在字幕頁面右上方,點擊「新增語言」(Add Language) 按鈕。從下拉清單中選擇您想新增的目標語言。例如,如果要新增英文字幕,選擇「English 英語」。您可以重複此步驟為影片添加多種語言。
4. 上傳字幕檔: 語言新增後,該語言會出現在列表中,其下方有「字幕」欄位和「新增」(Add) 連結。點擊「新增」,然後選擇「上傳檔案」。在彈出的對話框中,YouTube 會詢問您檔案類型是「帶時間碼的字幕檔」還是「沒有時間碼的抄本」。由於我們已經準備好 .srt 或 .vtt 等帶時間碼的檔案,請選擇「帶時間碼的檔案」。接著瀏覽並選擇您電腦中的對應字幕檔案,點擊「開啟」開始上傳。
5. 確認與發布: 字幕檔上傳後,YouTube Studio 會進入字幕編輯界面,顯示您剛上傳的字幕內容及時間軸。您可以在此再次校對字幕,確認文字沒有亂碼、時間軸同步正確。如果一切無誤,點擊右上角的「發布」(Publish) 按鈕。如此,該語言的字幕就正式添加到影片中了。您可重複以上步驟,為影片新增多種語言字幕。
6. 設定原始語言(非強制): 在「新增語言」清單上方,YouTube 會顯示影片的原始語言 (Video language)。這個設定有助於 YouTube 瞭解影片主要使用哪種語言。如果尚未設定,建議您將其設為影片的主要語言,這樣上傳該語言字幕時可以標記為「原始字幕」。對觀眾而言,若他們的介面語言與您的原始語言相同,可能會自動預設顯示這條字幕;而當觀眾的介面語言與您提供的某個翻譯字幕相符時,也能自動匹配到對應語言。請注意,字幕的顯示還取決於觀眾端的設定:觀眾如果關閉了字幕或所用語言沒有對應字幕,則需要手動開啟並選擇語言。因此,確保每條字幕都正確標記語言十分重要。
7. 預覽與測試: 建議在完成所有字幕上傳後,打開影片的觀看頁面,點擊播放視窗右下的「CC」按鈕,切換各種語言的字幕,確認它們都能正常顯示且內容正確。如果發現某語言字幕沒有顯示,回到 Studio 檢查是否忘記發布,或語言標籤是否有誤。
透過上述步驟,您的影片就擁有多語字幕了。觀眾可以依照自身偏好選擇字幕語言,大大提升影片的親和力與專業度。
多語言說明欄內容安排
除了字幕之外,影片下方的說明欄(Description)也是與觀眾溝通的重要渠道。為服務不同語言的觀眾,您可以在說明欄提供多語版本的資訊。以下是兩種常見的多語說明內容處理方式:
利用 YouTube 的多語言標題與說明功能
YouTube Studio 提供了為影片新增其他語言的標題和說明的功能。在影片「詳細資料」編輯頁面中,找到「翻譯」或「新增語言版本」的選項,您可以選擇目標語言,然後輸入該語言的影片標題和說明文字。儲存後,當國際觀眾瀏覽影片時,如果他們使用的是您提供的某種語言,YouTube 會自動顯示對應語言的標題與說明欄內容。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體驗友善:觀眾會直接看到本地語言的說明,而不需要自行翻譯。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需要您針對每種語言手動填入翻譯文本,而且觀眾只有在介面語言與您提供的語種吻合時才能看到翻譯結果。
在單一說明欄中呈現多語內容
另一種做法是直接在影片的說明欄裡,同時放入多種語言的文字。您可以先寫一段主要語言的說明文字,然後在其下方附上其他語言的翻譯版本。為了讓版面清晰,建議以明確的語言標題區隔各語種內容,例如:
中文說明:(這裡是影片的中文介紹內容)
English Description: (Here is the English description of the video)
日本語の説明:(ここに日本語による動画の説明文を書く)
如上所示,不論觀眾使用哪種語言介面,都能在展開說明欄時找到適合自己的語言段落。這樣做的缺點是說明欄會變得較長,而且所有觀眾都會同時看到多語內容;但優點是資訊完整透明,不依賴系統自動切換。如果您的頻道有特定的國際受眾,此方式能確保沒有人錯過重要資訊。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請注意保持各語言內容的一致性(例如資訊和連結都相同),並將不同語言區塊區分明顯。說明欄的多語編排得當,能進一步提升專業形象,讓全球觀眾感受到您的用心。
實例:Python 腳本自動生成字幕檔
為了展示如何運用工具將流程自動化,以下提供一個簡易的 Python 腳本範例。這支程式將示範如何結合語音識別和翻譯 API來自動產生多語字幕,並使用 FFmpeg 進行影音處理。請注意,這只是示意性質的範例,實際使用中可能需要更複雜的錯誤處理和參數調整。
import subprocess
from googletrans import Translator  # 使用 googletrans 套件作為翻譯工具
# 1. 提取影片的音訊 (使用 FFmpeg 將影片轉換為音訊檔)
video_file = "input.mp4"
audio_file = "temp_audio.wav"
subprocess.run(["ffmpeg", "-y", "-i", video_file, "-ar", "16000", "-ac", "1", audio_file])
# 上述指令將 input.mp4 轉成單聲道 16kHz 的 WAV 音訊檔,方便後續語音識別處理。
# 2. 語音辨識:將音訊轉換成文字(假設已有函式 speech_to_text 實現語音轉文字)
def speech_to_text(audio_path):
    # 這個函式可對接 Google Cloud Speech-to-Text、Whisper 等服務來獲得逐字稿
    transcript = "..."  # 語音識別後得到的完整文本
    timestamps = []     # 每句文本對應的時間戳列表 (start_time, end_time)
    # 實際實現中,timestamps 應包含每句話的起始和結束時間(以秒為單位)
    return transcript, timestamps
transcript, timestamps = speech_to_text(audio_file)
# 3. 將轉錄文本組織成 SRT 字幕格式
def create_srt(text_lines, time_marks):
    srt_content = ""
    for idx, (line, (start, end)) in enumerate(zip(text_lines, time_marks), start=1):
        # 將時間(秒)格式化為 "hh:mm:ss,毫秒" 的字串
        def format_time(t):
            hrs = int(t // 3600)
            mins = int((t % 3600) // 60)
            secs = int(t % 60)
            ms = int((t - int(t)) * 1000)
            return f"{hrs:02d}:{mins:02d}:{secs:02d},{ms:03d}"
        start_time = format_time(start)
        end_time = format_time(end)
        srt_content += f"{idx}\\n{start_time} --> {end_time}\\n{line}\\n\\n"
    return srt_content
# 假設 transcript 已按每句斷行,timestamps 提供了對應的時間區間
lines = transcript.split("\\n")
srt_text = create_srt(lines, timestamps)
with open("subtitle_original.srt", "w", encoding="utf-8") as f:
    f.write(srt_text)
print("已生成影片原語言的字幕檔。")
# 4. 翻譯字幕:將原始字幕內容翻譯成其他語言(例如翻譯成繁體中文)
translator = Translator()
translated_lines = []
for line in lines:
    if line.strip() == "":
        translated_lines.append(line)  # 保留空行(例如段落結束)
    else:
        result = translator.translate(line, src="en", dest="zh-TW")
        translated_lines.append(result.text)
translated_transcript = "\\n".join(translated_lines)
translated_lines_split = translated_transcript.split("\\n")
srt_text_zh = create_srt(translated_lines_split, timestamps)
with open("subtitle_zh-TW.srt", "w", encoding="utf-8") as f:
    f.write(srt_text_zh)
print("已生成繁體中文翻譯的字幕檔。")
# 5. (可選)將字幕內嵌或燒錄到影片中:
# 方法一:將繁體中文字幕內嵌為影片的軟字幕軌(觀眾可自由開關字幕)
subprocess.run([
    "ffmpeg", "-y", "-i", video_file, "-i", "subtitle_zh-TW.srt",
    "-c:v", "copy", "-c:a", "copy", "-c:s", "mov_text", "output_with_subs.mp4"
])
# 方法二:將字幕燒錄到影片畫面上,生成硬字幕影片檔
subprocess.run([
    "ffmpeg", "-y", "-i", video_file,
    "-vf", f"subtitles=subtitle_zh-TW.srt:force_style=FontSize=24",
    "-c:a", "copy", "output_burned.mp4"
])
print("字幕已與影片合成處理完畢。")
上述腳本執行後,將會產生 subtitle_original.srt(原語言字幕)以及 subtitle_zh-TW.srt(翻譯為繁體中文的字幕)。接著示範了兩種透過 FFmpeg 融合字幕的方式:第一種將字幕作為獨立字幕軌內嵌到 MP4 檔案中(觀眾可自行開關字幕);第二種將字幕燒錄在影片畫面上,輸出一個直接帶有繁中字幕的影片檔。實務中您可按需求選擇其一。透過程式自動化流程,可以更有效率地製作多語字幕並將其整合到影片中。
常見問與答 (Q&A)
運用以上的技巧與指南,相信您已經掌握如何為 YouTube 影片添加多語字幕和說明欄內容的方法。字幕和多語說明的用心投入,會在觀眾滿意度和頻道國際影響力上獲得回報。現在就動手試試看,讓您的優質內容突破語言藩籬,觸及全球更多的觀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