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Core Updates 的定義與背景
Google的核心更新(Core Update)是指 Google 搜尋演算法每年多次的大幅調整。這類更新的目標在於全面提升搜尋結果的品質與相關性,確保提供給使用者最有幫助且權威的內容。核心更新與針對特定問題的更新(如 Panda 熊貓演算法、Penguin 企鵝演算法)有所不同:核心更新屬於廣泛性的改變,不聚焦在單一類別的網站或特定手法的打擊。相反地,它重新評估整體搜尋排名的準則,可能讓原本被低估的優質頁面排名上升,同時降低一些原本排名較高但相對品質欠佳的內容順位。
回顧歷史,Google曾推出多次著名的演算法更新:例如 Panda 更新(2011年,旨在降低低品質內容排名)和 Penguin 更新(2012年,針對網路垃圾連結)等。但值得注意的是,Google後來將這些演算法融入核心演算法本身。例如,Panda 演算法在2015年起被併入核心演算法;Penguin 演算法也在2016年的4.0版本中與核心演算法整合,不再作為獨立更新推出。這意味著,原本由 Panda、Penguin 所負責的內容品質與連結垃圾訊號,現在已成為Google核心排名系統的一部分,持續影響日常的搜尋排序。因此,每次廣泛的核心更新,其實都隱含著對各種排名因素(包含內容品質、連結品質、使用者體驗等)的重新權重調整。
總的來說,核心更新可以比喻為Google對整個搜尋排名的定期「健康檢查」和調表。就像你在2015年列了一份「前100名電影」清單,到了2019年可能會重新洗牌:出現的新佳作會進榜,一些舊電影表現相對遜色而排名下降。但那些排名下降的電影(網站)不見得「變壞」了,只是相對於更優秀的新內容而言不再那麼突出。對站長而言,理解這個背景能幫助我們以正確心態面對排名波動:核心更新並非懲罰,而是Google為了更好地滿足使用者而進行的演算法演進。
二、核心更新如何影響搜尋排名 – E-E-A-T 與內容品質
核心更新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搜尋排名可能出現明顯的升降變化。一旦核心更新上線,某些網站的關鍵字排名和流量可能顯著提升,而另一些則可能大幅下滑。這背後的原理在於:Google透過核心更新改進了對「內容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的整體評估方式。例如,在內容評分方面,Google強調了 E-E-A-T 原則,也就是「經驗(Experience)、專業(Expertise)、權威(Authoritativeness)、可信任(Trustworthiness)」。這四個面向是Google用來判斷內容價值與可靠性的指標:內容是否展示出作者的第一手經驗?作者/網站具備相關領域的專業度嗎?該內容和作者在業界的權威性如何?整體上是否值得信賴?這些都是評估高品質內容的重要線索。
需要注意的是,E-E-A-T 本身不是單一的排名因子,但Google的自動系統會透過多種信號來判斷頁面是否滿足這些品質面向。尤其是對於「你的金錢或你的生命」(YMYL)類型的主題(如醫療健康、金融、安全等攸關用戶福祉的內容),Google會給予E-E-A-T更大的權重,以確保這些敏感領域的搜尋結果可靠可信。因此,核心更新往往會特別影響此類內容站點:如果某醫療資訊站缺乏專業背書或可信來源,在核心更新後可能排名下滑;反之,具有醫生審稿、權威機構背書的健康內容,排名就可能上升。
核心更新對排名的實際影響方向
1. 內容相關性與權威度調整:核心更新會重新計算哪些頁面最符合某搜尋查詢的需求。如果你的內容更切題、資訊更豐富全面,更新後可能超越競爭對手拿下更好名次。反之,如果對手新增了更有深度的內容,你的頁面就可能被擠下去。特別是涉及專業知識的主題,Google更偏好具有高E-E-A-T的內容來源。實例上看,在2025年6月的核心更新中,許多具備強大專業背景與可信度的內容網站獲得排名提升,例如財經、醫療領域由權威作者撰寫或審核的文章,因展現出豐富的第一手經驗和可信任訊號而取得更佳可見度。
2. 低品質內容降排名:相對地,核心更新會讓一些品質不佳或對使用者價值有限的內容排名下降。例如缺乏原創見解、內容空洞重複的頁面,或是大量自動生成/洗稿而未經人工校正的內容,常在核心更新中首當其衝。Google在2025年3月與6月的核心更新中就明確加強了對「無效內容」的處理:許多內容薄弱(thin content)或堆砌關鍵字的頁面在更新後流量驟減20–50%。甚至有站長反映在某次核心更新隔天流量「腰斬」,或關鍵頁面從原本排名第1掉到第20頁,損失高達七八成流量。可見核心更新對低品質內容的打擊力度之大。
3. 不針對特定網站,但有行業趨勢:雖然核心更新不會鎖定某個特定站點來懲罰,但通常整個行業類型中會出現共同的贏家與輸家趨勢。例如某次核心更新後,發現醫療類站點整體排序洗牌嚴重、新聞媒體站點普遍流量變化明顯,這往往反映了Google對該類內容的品質要求提升。2023年9月的核心更新結束後,就有不少原本受「實用內容更新」(Helpful Content Update)影響的站點在此次核心更新中有所恢復,顯示Google可能根據過去反饋調整了對某些內容類型的評分方式。
簡而言之,核心更新帶來的排名變動,其根本原因在於Google改變了「如何判斷哪個頁面最值得排在前面」。符合新標準(更有經驗、專業性、權威度和可信度的內容)者將勝出;而不符合者,即使沒有違規,也可能被更新「重新評估」後排名下滑。這提醒我們,SEO的重心應始終放在內容價值本身:隨著Google演算法越來越聰明,試圖靠投機取巧維持排名將越發困難,唯有持續提高內容品質與用戶體驗才能在核心更新的一次次洗禮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Moz、Ahrefs 與 Google Search Central 如何追蹤與解讀 Core Updates
面對Google核心更新帶來的排名震盪,SEO界也發展出各種「監測」與「解讀」機制。對於初學者來說,了解權威工具和資訊來源如何追蹤核心更新,有助於快速掌握最新動態並學習專家的分析觀點。
Moz
老牌SEO公司Moz提供了著名的「MozCast」演算法天氣預報工具。MozCast把每天Google搜尋結果的波動情況比喻成氣溫,平穩日子的溫度大約在70°F以下,一旦溫度飆升到90°F以上就表示排名出現劇烈變化。例如,在某次核心更新期間(如2025年3月核心更新),MozCast的溫度曾一度達到108°F~115°F的高溫!這顯示當時SERP(搜尋結果頁面)發生了極不尋常的變動。Moz會將這類重大更新紀錄在其「Google演算法更新歷史」中,方便大家查閱過去的重要更新事件及其影響概要。
Ahrefs
作為另一知名SEO工具公司,Ahrefs同樣密切關注Google核心更新。Ahrefs在官方網站提供「Google演算法更新歷史(2015年至今)」頁面,列出每次已確認的更新時間與說明。在對核心更新的解讀上,Ahrefs強調這些更新意在「讓更相關、令人滿意的內容浮現」並可能造成顯著排名變化。有趣的是,Ahrefs也指出核心更新通常聚焦於提升對 E-E-A-T 原則的評估——這點與Google官方說法不謀而合,說明在核心更新中內容品質(尤其是經驗、專業度、權威性、可信度)是共同關切的核心。
Google Search Central 官方資訊
最後也是最權威的來源,自然是Google官方本身。Google會在「Google搜尋狀態儀表板」(Google Search Status Dashboard)上公告核心更新的啟動與完成時間。例如,我們可以在儀表板的排名更新歷史中看到:「June 2025 Core Update – 開始日期6月30日,持續16天18小時」等詳細資訊。這讓站長可以確認某段時間流量異動是否與核心更新重疊。
此外,Google的搜尋中心博客(Google Search Central Blog)也會發布文章說明重大核心更新。在這些說明中,Google反覆強調的一點是:在核心更新後排名下降的網頁,通常「沒有做錯任何事」。也就是說,它們並非違反了指南而遭到懲罰,而只是因為演算法更喜愛其他內容。Google建議站長不要試圖找「快速秘訣」來修復,因為可能根本無從修復;正確的做法是回歸內容本質,提升品質。
小結:Moz和Ahrefs等第三方工具提供了觀察核心更新「風暴」的溫度計和望遠鏡,而Google官方則提供「指南針」般的方向建議。身為SEO新手,應善加利用這些資源:一方面透過MozCast等工具監控演算法變動的異常情況,另一方面仔細閱讀Google的官方指南,調整自己的SEO策略以符合長期原則,如此才能在每次核心更新中保持穩健。
四、核心更新前後網站流量變化實例
要真正體會核心更新的威力,我們來看看實際案例與數據。2025年6月核心更新期間,兩個提供歌詞查詢的網站在搜尋可見度指數(Visibility Index)上的消長對比顯示:核心更新第二波的影響下,原本領先的網站可見度從原本穩定的4以上大幅下滑至接近1.5,而另一網站則在同一時期從約1的可見度飆升至接近2.7。這表示Google在更新中重新評估了相關查詢下的內容排行:原本領先的網站可能因內容品質或滿足搜尋需求的表現不如對手而被降排名,同時對手提供了相對更受歡迎或有價值的內容而後來居上。
2025年6月核心更新期間,兩個提供歌詞查詢的網站在搜尋可見度指數(Visibility Index)上的消長對比。紅線代表網站 lyrics.com,藍線代表 what-song.com。可以看到,核心更新第二波(標註為 A)的影響下,紅色網站的可見度從原本穩定的4以上大幅下滑至接近1.5,而藍色網站則在同一時期從約1的可見度飆升至接近2.7【58】。這表示Google在更新中重新評估了相關查詢下的內容排行:原本領先的lyrics.com可能因內容品質或滿足搜尋需求的表現不如對手而被降排名,同時what-song.com提供了相對更受歡迎或有價值的內容而後來居上。此消彼長的現象生動詮釋了核心更新的影響——在同一領域內,不同網站的排名可能發生戲劇性對調,直接改變它們從Google獲得的流量高低。
在數據上,不少SEO工具和案例研究也記錄了核心更新前後網站流量的巨大變化。例如,有第三方報告指出:2025年6月核心更新期間,許多網站的Google有機流量損失了20%到50%,主要集中在那些內容薄弱、缺乏深度的頁面。尤其是依賴AI機器生成內容而未經人工完善的網站,流量下降更為慘重。這些網站的共同問題在於內容缺乏原創價值,或只是重複網路上現有資訊,導致在更新後被Google視為對使用者幫助不大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更新造成的流量衝擊往往是快速而明顯的。有站長在論壇反映,網站在某次核心更新當天「一夜掉粉」——Google有機流量銳減了70%以上。例如2024年3月核心更新推出後,有人發現自己原先穩居第一頁的關鍵字掉到了第5頁以外,網站幾乎從搜尋結果中消失,日流量驟降九成。這類極端案例固然不是每次都會發生,但它提醒我們:核心更新的確可能讓網站的SEO表現在極短時間內天翻地覆。
當然,也有網站利用核心更新實現絕處逢生或厚積薄發。例如有些在先前更新中受挫的網站,經過數月內容優化後,終於在下一次核心更新時迎來強勢反彈——排名和流量大漲,甚至超過歷史高點。這常見於那些持續改善內容質量的網站:當Google演算法更新變得「更聰明」時,終於認可了這些網站的努力,於是給出更高的排名回報。因此,我們也可以把核心更新視為Google給優質網站的一次機會:如果你的站點近來下功夫提升了內容和用戶體驗,那麼當核心更新降臨,這些積累的改進有可能一下子轉化為可觀的排名和流量成長。
五、初學者應如何因應核心更新 – 最佳實踐與心態建立
面對核心更新帶來的挑戰,SEO初學者應該如何調整策略,才能將影響降至最低甚至轉危為安?以下從內容、技術、工具應用和心態四個方面,提供一套因應核心更新的指南:
1. 深耕內容品質,堅持以人為本
這是所有建議中最重要的一點。Google官方反覆強調,若您的網站在核心更新後表現不佳,通常沒有特定的「漏洞」可修補,而是應該專注於提供更好的內容。因此,初學者應養成定期審視內容的習慣,確保每篇文章都對訪客有實際幫助。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入手自我評估:
• 這篇內容是否提供了原創資訊或獨到見解,而非重複他人觀點?
• 是否對主題做出了全面且深入的說明,讓讀者覺得充實有收穫?
• 標題和段落是否誇大、不切題,還是準確描述了內容?
• 內容有無明顯的事實錯誤?有無提供可信的來源佐證?
• 作者是否具備相關領域專業?網站上是否明示作者簡介或專業背景,以增加可信度?
2. 技術SEO與使用者體驗優化
內容為王,但技術與體驗亦不可忽視。Google的核心排名系統傾向獎勵提供良好頁面體驗的內容。初學者應確保網站在技術層面沒有阻礙搜尋引擎或傷害用戶體驗的問題。例如:
改善頁面速度與行動裝置體驗:檢查網站的載入速度(Core Web Vitals指標)是否達標,確保行動版網站的瀏覽體驗順暢。Google近年來推出的頁面體驗更新(Page Experience Update)就是體現了用戶體驗在排名中的重要性。
修正技術錯誤:利用Google Search Console查找網站是否有抓取錯誤、死鏈接(404錯誤)、重複內容或索引問題,並及時修復。這些技術問題若存在,可能並非核心更新直接導致排名下滑,但在演算法重新評估時,它們會降低整體網站的品質評分。
避免惱人的廣告與彈窗:根據Google品質評分指南,頁面上的大量干擾性廣告或彈出視窗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導致排名受損。因此站長應盡量避免影響主要內容閲讀的廣告配置。
3. 善用工具追蹤排名變化與更新訊號
在核心更新期間,信息就是力量。新手應學會運用各種工具來追蹤網站表現與演算法風向標:
Google Search Console:這是官方免費工具,用來監控網站在Google搜尋中的曝光和點擊情況。若懷疑受到核心更新影響,Search Console是第一站。Google建議:先確認更新已完成推出,再至少等待一週,將更新前後相隔一週的數據作比較。
第三方排名監測工具:如前文提到的MozCast、Semrush Sensor、Ahrefs等。這些工具可以即時監控搜尋結果的「天氣」。例如MozCast溫度驟升通常意味著Google更新正在進行。
4. 建立正確心態,長線布局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心態調整。核心更新往往讓人又愛又恨——排名升了固然高興,跌了難免著急。但正如Google所說:「排名下降的頁面本身並沒有做錯什麼」。因此切勿過度恐慌或病急亂投醫。
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多新手在更新後看到排名掉,就急著修改頁面標題、增加關鍵詞密度甚至購買連結等企圖迅速反彈。但這些倉促行為往往適得其反。
著眼長遠,持續優化等待春天:核心更新通常相隔數月就會再來一次。而很多網站的恢復往往要等到下一次核心更新才會出現。這意味著,就算你做出了改進提升了品質,Google可能要到下次更新時才全面重新評估你的站點。
不走偏門,遠離黑帽SEO:每次核心更新,黑帽SEO手法(例如隱藏文字、連結工廠、內容農場)生存空間只會更小。與其花心思研究投機技巧,不如把精力投入到真實提升網站價值上。
六、範例程式碼:使用 Python 與 API 追蹤更新與排名變化
為了更主動地監控Google核心更新動態和自己網站的排名情況,熟悉一些程式工具是很有幫助的。以下提供Python範例程式碼,示範如何利用Google提供的公開資料和搜尋結果,來追蹤演算法更新訊息或關鍵字排名變化。
範例一:追蹤 Google 核心更新公告
import requests
import datetime
# 抓取 Google 搜尋狀態儀表板的所有排名更新事件(JSON格式)
url = "https://status.search.google.com/incidents.json"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data = response.json()
# 過濾出最近的核心更新事件(summary含 "core update" 的事件)
core_updates = [
inc for inc in data.get("incidents", [])
if "core update" in inc.get("summary", "").lower()
]
# 按開始時間排序並取最近5條核心更新記錄
core_updates.sort(key=lambda inc: inc.get("begin", ""), reverse=True)
for inc in core_updates[:5]:
start_date = inc.get("begin", "")[:10]
end_date = inc.get("end", "")[:10]
summary = inc.get("summary", "")
print(f"{start_date} 至 {end_date} – {summary}")
假設以上程式碼順利執行,輸出可能類似如下(以虛構資料為例):
2025-06-30 至 2025-07-17 – June 2025 core update
2025-03-13 至 2025-03-27 – March 2025 core update
2024-12-12 至 2024-12-18 – December 2024 core update
2024-11-11 至 2024-12-05 – November 2024 core update
2024-08-15 至 2024-09-03 – August 2024 core update
範例二:追蹤關鍵字排名變化
from serpapi import GoogleSearch
# 設定查詢參數
params = {
"q": "核心更新 SEO 新手指南", # 要查詢的關鍵字
"location": "Taipei, Taiwan", # 模擬查詢所在位置
"api_key": "YOUR_SERPAPI_KEY" # SerpApi 提供的API金鑰
}
search = GoogleSearch(params)
results = search.get_dict()
# 從結果中找出特定網站的排名(以 example.com 為例)
target_domain = "example.com"
for result in results.get("organic_results", []):
rank = result.get("position")
url = result.get("link")
if target_domain in url:
print(f"{target_domain} 在關鍵字搜尋結果的排名: 第 {rank} 名")
break
透過程式化的方法,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 自動監控演算法更新公告:例如每天執行一次第一段程式碼,若發現有新的核心更新記錄,則發送通知郵件給站長。這樣即使沒刷Twitter,也不會錯過任何一次更新。
• 批量追蹤關鍵字排名:使用第二段程式或類似方法,對一系列重要關鍵字定期抓取排名,將結果存入表格或資料庫。配合演算法更新日期,分析排名曲線是否在更新點發生異動。
• 檢測競爭對手動態:程式也可以延伸用來查詢競爭對手網站在若干共同關鍵字上的排名變化。如果在核心更新後發現某競爭對手全面超越了你,或反之大幅滑落,這些資訊都有助於你研判更新的影響範圍以及調整自己的策略。
結語
Google核心更新對SEO初學者而言或許聽來有些令人生畏,但理解其本質後便能以平常心看待。核心更新的目的無非是更好地連結搜尋者與優質內容。只要我們堅守為使用者提供價值這條初心,並勤於按照最佳實踐優化網站,核心更新反而會成為我們提升網站的良性推力,而非毀滅打擊。
回顧全文,我們探討了核心更新的定義與歷史背景,了解其與過往演算法調整如Panda、Penguin的關聯,也明白了E-E-A-T等內容品質準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透過Moz、Ahrefs等權威資源的觀察,我們學會如何追蹤更新動態,並藉由實例數據體認到更新對排名的深遠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們提出了新手因應核心更新的具體措施:從紮實內容、技術優化、巧用工具到心態建設,全面武裝自己,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SEO是一門需要耐心和遠見的功夫。正如Google所建議的,別為了一時排名起伏而氣餒或走偏,而應該著眼長期,不斷提升網站的實力。當下一次核心更新來臨時,如果你已經做好了功課,或許不僅不會受到負面影響,反而能乘著更新的東風,在搜尋結果中邁上新的台階。希望本教學文章能幫助各位初學者以輕鬆而堅定的步伐,迎接每一次Google核心更新,最終在SEO之路上取得長足進步。祝你在未來的優化旅程中,內容常青,排名常勝!